我的站点

学会新闻

2017年全国失效分析培训班圆满结束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失效分析分会于2017年8月20日至25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功举办了2017年全国失效分析培训班。来自全国各大企业、研究所和高校的50多位一线管理和技术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

 

培训班采取专题报告、互动提问、分组讨论、参观交流等多种教学形式,其中授课环节特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峥教授和骆红云教授、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姚红宇研究员、钢铁研究总院李文成研究员、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原副总工程师陶春虎研究员、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习年生研究员做专题报告。张峥教授主要进行失效分析的思路把握以及分析程序讲解,并结合典型案例一一进行分析;骆红云教授结合工程应用带领大家回顾了断裂力学的相关知识,巩固了学员的理论基础,并介绍了声发射探测仪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姚红宇研究员着重介绍了民用航空器的失效分析与预防,并对腐蚀失效进行了专门的讲解;来自钢铁研究总院的李文成研究员从材料制造缺陷的角度,为学员展示了大量的失效分析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为大家进行案例分析和具体讲解;陶春虎研究员结合航空典型案例,对痕迹分析、裂纹分析和断口分析等基本失效分析技术进行了讲解,并介绍了失效分析报告和论文的撰写方法;习年生研究员介绍了非金属构件的失效分析方法,既道出了失效分析工作的意义重大之处,同时也提到了它的复杂性以及挑战性。

 

此次培训班旨在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失效分析专业人员的分析能力和企业竞争力,内容涵盖了失效分析概论与基础知识、失效分析的思路与程序,针对脆性和韧性断裂、疲劳和应力腐蚀失效、制造工艺及缺陷分析技术进行了专门介绍,并结合相关典型失效案例进行细致的讲解。在实践环节,由会务组统一带领学员们参观了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这里的藏品展示了中国航空航天的发展历程,其中珍藏的“黑寡妇”战斗机为全球仅存两架之一,给学员们留下深刻印象。

 

参加此次培训的人员大多来自生产一线管理与技术部门,在工作中会遇到很多实际的失效案例,但苦于无法解释内在机理进而改进工艺。本次培训班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深入浅出的指导学员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我国失效分析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为加速质量强国建设提供了人员保障。

 


1743489398359.jpg 

培训班合影

 



下一篇: